
到北京要經過香港轉機這個應該是有去過大陸的都知道,畢竟政治問題,直航可能還會有一段時間咧,不過說實在的,台灣到香港1小時40分再從香港到北京又要飛將近3個小時,加上中間的轉機時間,臺灣飛到北京將近一天,到北京都已經晚上啦,也難怪台商會要求開放直航。

隔天早上從住的地方從外面看的景色,北京的氣候比較乾燥,早晚溫差很大,在北京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台(甚至兩台以上)"加濕機"很奇怪吧,在台灣一般聽到的都是"除濕機",沒想到居然有這種東西。

晚上和比爾大哥和昀梁大哥會合,到"王府井"吃當地的特產"涮羊肉,"道地的涮羊肉是用清水做湯底,而不是用膏湯,所以他的湯不是喝的。昀梁大哥好像有試了一下湯底,聽說果然無色無味。所謂的涮羊肉就是夾肉到滾燙的水去過一下,配上特製的花生醬,吃起來口味獨特。只是一大堆筷子在那邊"洗",回想起來真的是有點反胃。跟一大推大頭吃飯,小弟根本不知道該聊什麼更說要拍照啦。所以各位有機會自己去品嚐看看吧。

王府井附近的一間教堂,晚上在燈光下看起來格外漂亮,聽說有重修過,叫什麼名字,我忘啦。

這是要去參觀一間CG後製公司(水晶石數位)所經過的路,跟其他地方比起來算是比較中等的住宅區,從這邊到也不難看出大陸地區貧富差距很大,不過,倒感覺這邊有種清靜的感覺。

一樣是在那附近拍的,感覺就是一般的公寓,在高樓還沒林立時,這樣的舊建築應該不少,應該算是比較有過去北京的感覺。

坐車經過天安門廣場,看到大陸五星旗在飄揚,大推人在等著降旗咧。

也是坐車途中的亂拍,聽說好像是甚麼建築物的,我也忘啦。

金瑪大樓,北京雷爵的所在地,以後我將會在裡面上班啦。

最後一天我們把事情處理完後,下午我們挑了一些時間到市區去逛逛,這裡是西單商場,附近到處百貨公司林立,年輕人不少,穿著打扮都非常時髦,漂亮姑娘也很多,也許是那邊天氣乾冷的關係,那邊的女孩子不用畫妝臉頰也都泛紅,感覺像塗偲紅一樣。

一樣是在西單附近拍的,圖中右邊那棟樓,是"北京圖書大樓",一整棟的書店你沒看過吧,什麼叫書店根本是倉庫,裡面裝璜的也很現代,而且看書的人買書的人也都不少,買書結帳光排隊都要一陣子,所以其實也可以看得出來北京人學習能力其實也並不差。

市區到處都是現在化的建築,圖中是地鐵的入口。所以北京已經不是過去從課本或照片看到的北京了。

晚餐在某家知名百貨公司(這間百貨台灣也有)的美食街吃,點的是蘭州拉麵,這個麵可是現場拉的喔,不過吃到一半發現被加了"料",害的我胃口全失。

禮拜六早上往機場的途中拍的,不知道是什麼樹,只知道她在春天會開,冬天葉子會掉光成了這個樣,不過大片看過去的景色真的是很漂亮。

當天晚上又回到香港轉機,回台北囉。